使用日光溫室飼養肉雞在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養殖成本和飼養管理人員的養殖管理工作,這種方式養殖肉雞讓養殖人員的管理也非常方便。
1.日光溫室建造。溫室方位般坐北朝南,東西延長,后高前低。后墻及山墻可采用黏土建成,以降低成本,厚度以0.5米以上、1米以下為宜,后墻高 3米,脊高3.3米。經濟發達地區也可用磚砌,厚度以40厘米左右為宜。后墻是寒風侵襲的部位,應用導熱系數小的材料構成復合保溫層。寒冷地區用作物秸稈、草泥、防寒草、玉米秸4層結構,厚度50-70厘米。溫室跨度7-7.5米,長度40-50米??紤]到操作方便,與蔬菜用日光溫室稍有區別的是,可將前墻(南墻)砌高0.5米左右。
2.薄膜覆蓋。盡量選用透光性好、保溫性能高、無滴性好的多功能長壽膜,如EVA共擠長壽無滴消霧膜等,也可選用畜禽專用塑料薄膜,不但能夠改善溫室內的通風換氣及光照條件,而且夏季溫室內溫度可控制在25℃-27℃,冬季低在9℃以上。
3.確定溫室內飼養肉雞養殖的數量。和舍飼方式相同,般情況下,每平方米可飼養商品肉雞12只。因此根據溫室內的面積(平方米),再考慮到約2%的淘汰率,則購進雛雞數量=溫室內面積x12x102%。夏季因氣溫較高,數量相對減少,冬季可酌增。確定進雛數量后,即可進行進雛前的準備。
4.進雛前的準備。①第次養雞的溫室可不用消毒,但曾養過雞的溫室應在雞群出欄后,立即撤除飼槽、水槽、金屬網等設備,清除墊料,清掃墻壁及薄膜,對溫室完全消毒,空置1-2周后飼養下批雞。對溫室內設備必須用高壓水槍沖刷干凈,治好消毒、干燥后重新使用。②墊料木屑是理想、普遍采用的墊料材料,其他如谷殼、麥稈、玉米穗軸等也可采用,墊料厚度8-10厘米。進雛時墊料上要加蓋紙張,好是耐濕的牛皮紙,1周齡后,待雛雞適應即可撤去。 ③育雛期間為方便保溫,可在溫室內用薄膜隔離出2-3個育雛間,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0-35只,以后隨著日齡增長,逐漸擴大飼養面積。育雛間內按每100只個飼料盤、5個飲水器放好。注意加溫,雛雞1周齡適宜溫度在32℃-35℃,冬季預溫2-3天,春秋預溫2天,夏季預溫1天。④熏蒸消毒,全數準備工作結束以后,封閉溫室,用藥進行次熏蒸消毒。
5.進雛。①雛雞出殼后,再加上長途運輸,體內水分會有所下降,進而體質變弱,因此,及時補充水分非常必要。具體方法:把雛雞箱放進育雛間后,邊清點只數,邊讓每只雛雞在備好的溫開水里濕下喙,然后放在飲水器周圍,讓其自行飲水,并根據其強弱進行分群(每群300-400只)。水溫應和室溫保持致,可加入5%的蔗糖和維生素C,以補充水分,減少應激。②開食在飲水后2小時--3小時后進行,夏季要短,冬季可長些。雛雞開食料要用半濕半干粉料,般是用手握緊松開后即散為準。周后好使用肉雞顆粒料。
6.飼養管理。①飼養方式。商品肉雞采用“全進全出”制,可地面平養,也可高床平養,前者成本較低,后者衛生,有利于防疫。②通風。日光溫室密閉性強,室內空氣不易流通,為防止室內二氧化碳及氨氣濃度過高,因此必須考慮通風換氣。通風設施可在溫室的兩面山墻上架設風機,也可在薄膜上開設活動天窗,形成對流換氣。③溫度。雛雞1周齡內適宜溫度為32℃-35℃,因此般都需要加熱,加熱要根據所處地區,或夜間在薄膜上覆蓋草簾,或在室內增設火爐,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保溫傘、地炕、煙道等,而北方以暖氣和熱風機加保溫傘效果好。以后每周下降3℃,直至室溫保持在21℃-27℃。夏季高溫季節,可撤去薄膜,覆蓋遮陽網,或者白天在薄膜上加蓋草簾并灑水,都有利于降溫。④濕度。濕度對肉雞影響不大,理想的相對濕度是60%-65%,但在40%-70%的范圍內,雞體都會感覺舒適。⑤光照。采用23小時-2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應隨著周齡的增長而降低,般是1周齡時,每平方米有2.5瓦的光照,2周齡時為2瓦,3周齡時為1.5瓦,4周齡時為1瓦,并直保持到出欄。⑥斷喙。除非在孵化場內就已經斷喙,否則不必斷喙,以免造成應激。